close

台灣在60、70年代,竹子產業非常興盛,竹產品貿易的出口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000萬元,隨著時代變遷,傳統竹製品逐漸被塑膠製品取代,全台僅存的竹簾工廠只剩新竹的這一家,老工廠歷經三代轉型,不畏產業外移、市場競爭,堅持使用台灣獨生種的桂竹製作竹製品,進攻文創市場,創新經營、為產業找生機。

竹簾工廠第三代接班人莊博惠:「從小就在上面爬著長大,就玩然後有摸,看著爸爸做,所以其實它就像一個家人一樣,那我們這一款的話它是選用,新竹縣尖石五峰鄉的桂竹皮,皮的話放在戶外會比較耐蜜香紅茶風吹、耐日曬、耐雨淋,如果把窗簾移到窗戶的外面,可以非常有效的節能減碳,可以差3-6度。」

克服台灣氣候濕熱,竹材保存不易,父女倆做出改良台東紅烏龍茶版竹簾,響應節能減碳,剩餘的竹材廢料,經過加工,變成日常小物,第三代的創意行銷,瞄準文創市場。

紅烏龍介紹發展背景,台灣茶業發展可溯及從荷據時代的轉口貿易開始,到清末時期先民從大陸沿海省分,將茶種、栽植方法、製茶技術傳承到台灣,發展迄今有幾百年的歷史。直到 140 餘年前英國人約翰杜德( John Dodd )將台灣產的茶葉以 Formosa Oolong Tea 名義行銷美國紐約,台灣所產烏龍茶才躍登國際舞台。此後,台灣先民不斷創新改進,相繼推出條型包種、東方美人、半球形包種茶,成為代表台灣的特色茶。 1981 年製茶工廠設置條例廢除,茶葉由外銷逐漸轉為內銷市場,茶農以自產自製自銷的口號,配合政府的行銷推廣,半球形包種茶席捲台灣成為茶葉市場的主流,並營造不少知名的地區特色茶如凍頂烏龍茶、阿里山和梨山等高山茶。然而受產製成本增加和種植地的限制,台灣茶農轉移至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投資生產,挾著半球型包種茶的品種、技術和資金,成功的將半球形包種茶推向世界茶業市場,也導致這些「客製化」的台式茶充斥在台灣茶市場。由於相同的品種和技術,加上低廉的產製成本,影響台茶最大的是在中低海拔茶區。面對這些衝擊影響,茶區惟有創新及建立品牌,朝向特色茶類發展是最好的迎戰方式。

竹簾工廠第三代接班人莊博惠:「我自己也很喜歡設計一些新的東西或者產品,加工後常常會裁下一些邊,那時候邊的時候我就喜歡做一些,小的一些設計或手工,我就會把它做成一些商品,例如是面紙盒餐墊或者一些杯墊。」

商研院政策所紅烏龍茶所長黃兆仁:「看到日本甚至於台灣,很多非常成功的竹子音響,能夠放出來的聲音是非常美的一個部分,那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也想回去把這些產業做發揚光大,但碰到一個問題,市場在哪裡,他們怎麼去獲利,那別人看得到看不到,那怎麼去突破這一塊的一個部分,他們要回到跨域跟跨界做創新的一個連結。」

台灣走過昔日,家家戶戶都是竹製品的輝煌,不想讓傳統「技藝」變成腦海中的「記憶」,未來的竹業發展,需要更多新血,靠著世代傳承,振興「竹」夢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ullercuwell 的頭像
    fullercuwell

    fullercuwell的部落格

    fullercuw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